凡下疳久不愈者,俗呼曰臊疳,可以导水丸、禹功散,先泻肝经,讫以木香散传之,日上三两度,后服淡粥一二曰止。凡一切恶疮久不愈者,以木香槟榔散贴之,则愈矣。凡男子、妇人欬逆,俗呼曰吃忒,乃阴阳不和之故,火欲上行,为寒所抑,寒不胜火,故作凝滞之声。伤寒亦有此证,并宜既济散治之。

湿门凡男子、妇人病水温,泻注不止,因服豆蔻、乌梅、姜、附酸热之剂。经曰:阳气耗减于内,阴精损削于外,三焦闭溢,水道不行,水满皮肤,身体痞肿,面黄腹大,小便赤色,两足按之陷而不起。内经曰:诸温肿□,皆属脾土。可用独圣散吐之。如时月凉寒,宜于燠室不透风处,用火一盆,藉火□出汗,次以导水、禹功,量病人虚实,泻十余行,湿去肿减则愈矣。是汗、下、吐三法俱行,二法行毕,脏腑空虚,先宜以淡浆粥养肠胃三两日,次服五苓、益元同煎,或灯心汤调下亦可。如大势未尽,更服神功散,可以流湿润燥,分阴阳,利水道。既平之后,宜大将息,慎忌油盐、酒果、房室等事,三年则不复作矣。

凡上喘中满,酸心腹胀,时时作声,痞气上正,不能宣畅。叔和云:气壅三焦不得昌是也。可用独圣散吐之,次用道水禹功散,轻泻三四行,使上下无碍,气血宣通,并无壅滞,后服平胃散、五苓散、益元甘露散、分阴阳、利水道之药,则愈矣。凡老人久病,大便涩滞不通者,可服神功丸、麻仁丸,时时服葵羹、菠菜,自然通利也。凡三焦者,内经所谓肺消渴等,可取生藕汁服则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