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12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主办、研究生院研究生会承办的“时和岁丰——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二十四节气主题艺术展”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一层大厅举行。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连辑,中国艺术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兼中国工艺美术馆馆长高显莉,中国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研究生院院长吕品田,中国艺术研究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李树峰,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观察》主编李一,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陈孟昕等专家和领导出席了开幕式。
本次展览以极具中国特色的“二十四节气”为主题,援引唐代诗人郑锡“河清海晏、时和岁丰”之名句为题,通过艺术创作深入感悟与体认贯穿其中的“和合”精神。由81名在校研究生围绕这一主题创作了139件作品,包括国画、书法、篆刻、工艺美术、设计、装置六个艺术种类。透过不同的创作角度与多样的表现方式共同丰富了二十四节气的艺术呈现。
开幕式后,吕品田、陈孟昕、李一、陈明、盛葳、王东辉、严长元、王燕等领导和专家,及展览策展、参展人员参加了“时和岁丰——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二十四节气主题艺术展”座谈会,座谈会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刘童主持,与会嘉宾从非遗传承、艺术创新及学术发展等多个角度纷纷建言献策。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活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不仅展现了中华民族的高超智慧和卓越创造力,其所关系的丰富节俗和艺术活动亦折射出中国人的深厚人文情怀。开幕式上,连辑院长赞扬此次展览主题“选的好”,“二十四节气的提出和施行,催生出人与自然相向而行的生命观、哲学观和价值观。使得中华民族成为自然的宠儿,五千年来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在很大程度上行塑了中华民族的品格。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正式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使得我国的非遗文化资产更为丰富。近年来,“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愈发成为一种文化热潮,艺术研究院对此积极回应。本次展览中,既有传统的花鸟扇面、墨色山水,也有颇具现代感的艺术装置、海报设计。围绕“二十四节气”展开,多种艺术形式共荣,既是薪火相传,也有推陈出新。正如连辑院长所言,“宣传二十四节气,不仅是呼应当前的非遗工作,也更好地展示和表达着中国优秀的农耕传统文化。”
同样,对于参与本次展览的学生们而言,这也成为表达自我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尊崇与热爱的途径,在迅猛的现代化进程中留住绵延不绝的“文化乡愁”。吕品田院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些参展作品带给他浓厚的亲切感,“这种画面的状态很大程度上源于大家对自己民族文化的熟悉,二十四节气实际上是我们的一个生活时间表。尽管现代化进程对传统的文化形态造成很大冲击,但通过这次展览可以感受到我们的青年学子在成长过程中还是深深浸润于自己的文化传统。对于传统文化天然的亲切感,以及对于传统文化的情怀,以及从小到大的文化养成,都呈现在这些作品之中。这次展览让我们感觉,中华文化复兴的主体性,在我们的新一代青年身上,获得了鲜明呈现。”
理论与实践并重 秉承学术性创作理念
陈孟昕院长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此次展览活动是一场“校园文化活动”,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生活动”。中国艺术研究院作为理论研究机构,其艺术实践也一直秉承着“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理念,讲求学术型的创作。因此,此次展览也呈现出一种踏实严谨的艺术样态。虽为“命题创作”,学生们依旧选题准确,理解深入,表达精致,充分体现出艺术研究院研究生的素质和学养。
连辑院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些作品秉承了学术型的创作理念,不是只为画而画,大家都在探索一些新的艺术见解、看法,表达一种新的艺术观念,寻求一种新的艺术表达方式”。如杨慧子的装置作品《四时节气•剪纸七巧板》,她将传统的中国元素“节气”与“剪纸”相结合,做成一块块七巧板,展览中观众可以随意排列拼贴,形状多变。此外还有融合了剪纸、书法、新闻等元素的作品《滚动》,以现代艺术的拼贴方式处理传统元素,构建新的意蕴内涵。这些特殊的表达样式,携带着强烈的时代探索感和前卫感,“没有很浮躁的社会气息”,连辑院长补充道。
作为一场校园活动,学生们没有毕业展一般如临大敌的紧张感,因而在创作时比较放松,反而充盈着鲜活的性情,个人的喜好取向也得到了充分张扬。可以说严肃创作中不乏轻快底色。吕品田院长表示,这些作品“就像春天的和风细雨般,感觉很温润,有一种亲切感,一种松动和蓬勃的生机”。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