鲗(zéi)鱼涌(chōng)站[注 2](英语:Quarry Bay Station)是一个位于香港东区鲗鱼涌、七姊妹及宝马山地底,属于港铁[注 3]港岛线与将军澳线的铁路转乘站,于1985年5月31日启用。
事实速览 鲗鱼涌Quarry Bay, 位置 ...鲗鱼涌Quarry Bay鲗鱼涌站月台(2021年6月)位置香港香港岛东区鲗鱼涌英皇道华信花园附近地理坐标22°17′17.5″N 114°12′31.9″E运营者香港铁路有限公司途经线路 港岛线 将军澳线换乘交通巴士、小巴、电车车站构造站体类型地底车站站厅类型东大堂:地面大堂西大堂:地底大堂深度42米车站层数4层[1]换乘方式垂直转乘出口数目3个[1]电梯4部[1]扶手电梯数目32条[1]车站色系 孔雀绿色站台4个分离式月台股道4条其他信息使用状态使用中车站代码QUB历史启用日期1、2号月台、大堂:1985年5月31日转乘通道、3、4号月台:1989年8月6日营运信息车站服务时间05:54-01:24首班车
港岛线
往坚尼地城:06:04
往柴湾:06:21
将军澳线
往北角:06:13
往宝琳:06:15[2]
末班车
港岛线
往坚尼地城:00:45
往柴湾:01:11
将军澳线
往北角:01:03
往宝琳:01:14[注 1]
邻近车站
上一站
港铁
下一站
北角往坚尼地城
港岛线
太古往柴湾
北角起讫站
将军澳线
油塘往宝琳或康城
站线配置图
油塘
蓝田
东区海底隧道
太古
北角
北角
位置关闭
Remove ads车站构造
由于当初在车站设计时没有考虑到转车的需要,故此前地铁公司在东区海底隧道工程期间,亦额外在下层加建两个月台及3条长度不一致的通道连接原有的港岛线月台。而车站的转乘通道设计迂回,对乘客造成不便,故此直到1997年前地铁公司才在车站加建连接两层月台的升降机。
另外由于车站设计让步行往返大堂及将军澳线月台需时约5分钟,故鲗鱼涌站会于尾班车开出7分钟前通知乘客请勿入闸,这是7分钟前请勿入闸的其中一个车站(另一个为博览馆站),与其他车站的5分钟不同。
车站东大堂建筑物外观(2021年4月)
楼层
-B出口行人天桥连接B出口G东大堂A出口、客务中心、商店、自助服务、洗手间L1低层大堂免费Wi-Fi热点、“iCentre”免费上网服务、通道连接月台及东大堂西大堂C出口、客务中心、商店、自动柜员机L2港岛线月台港岛线往柴湾(太古)1分离式站台 · 开右边车门暗挖式月台层通道/转乘通道分离式站台 · 开右边车门2港岛线往坚尼地城(北角)-通道层行人通道连接港岛线与将军澳线月台L3将军澳线月台将军澳线往宝琳及康城(油塘)3分离式站台 · 开右边车门暗挖式月台层通道/转乘通道分离式站台 · 开右边车门4将军澳线往北角(终点站)
大堂
在港岛线初建成之时,鲗鱼涌站已经设有2个互不相连的大堂,分别位于英皇道近太古坊的东大堂及位于七姊妹模范邨旁的西大堂,当中车站主要设施则设于东大堂,而东大堂亦为所有港岛线车站中唯一一个设于地面的车站大堂;至于连接西大堂的C出口则建于模范里的尽头,而西大堂与地面的水平稍为略低,然而由于能挖掘的空间有限,故该大堂的面积较其他车站大堂狭窄,而该大堂亦在欣澳站启用之前为全香港面积最小的铁路车站售票大堂。另外两个大堂均设有客务中心。
现时,鲗鱼涌站东大堂内亦提供不同类型的商店[3]、自助服务设施[3]以及“iCentre”免费上网服务设施[4]。
东大堂,非付费区(2021年6月)
西大堂及C出口行人通道(2021年6月)
付费区“iCentre”互联网服务(2021年4月)
月台
车站设有两层月台,当中上层月台为港岛线1、2号月台;下层月台则为将军澳线3、4号月台,所有月台均为分离式月台,并已装设月台幕门。而上下层月台只设3条通道接驳,并在3号月台(将军澳线往宝琳/康城)旁设升降机往返两层月台。另外下层月台深达42米,为港铁系统中车站距离地面第四深的月台[5]。
1号月台(2021年6月)
2号月台(2021年6月)
3号月台(2021年6月)
4号月台(2021年6月)
由于鲗鱼涌站是前观塘线终点站之一,所以在3号月台尾端墙门后(近观塘线掉头隧道一方)设有一个员工专用的化学厕所[来源请求]。
而鲗鱼涌站亦如同大部分港岛线车站在月台焗漆板上印有书法字,其中书法字中的“鱼”字采用了异体字[6]。
另外车站除了4号月台(将军澳线往北角)为弯曲月台外,其馀3个月台均为直线月台。而4号月台并为港铁极少数没有在管道墙壁上设置广告灯箱的月台之一,在前观塘线的“纾缓鲗鱼涌转车站挤塞工程”竣工以及将军澳线通车后至今仍未有加设。
Remove ads观塘线掉头隧道(已封闭)
鲗鱼涌站下层月台以西原有一段掉头隧道,列车在鲗鱼涌站落客后便会驶进该隧道掉头。在“纾缓鲗鱼涌转车站挤塞工程”竣工后,观塘线在2001年9月27日起改以北角站为终点站,掉头隧道并于同年11月封闭。
出入口
鲗鱼涌站共设有3个出入口,其中C出口设于西大堂;而A、B出口则设于东大堂,当中B出口则以行人天桥连接东大堂及芬尼街,但由于东大堂A出口外本身并设有斑马线可供行人横过英皇道,同样可以前往芬尼街而毋须上下楼层,因此使用B出口的人流较少。
更多信息 编号, 指示 ...
编号
指示
建议前往的目的地
图片
东大堂
太古坊
太古坊、康桥大厦、华懋交易广场、柏克大厦、德宏大厦、多盛大厦、香港青少年发展联会德育发展中心、林肯大厦、港岛东中心、英皇道、万利广场、滨海街、金海大厦、电讯盈科中心、鲗鱼涌市政大厦、新威园、鲗鱼涌公园、糖厂街、华兰路、华信花园、华兰中心、华兰花园
芬尼街
芬尼街、嘉诺撒书院、香港嘉诺撒学校、海泽街、海堤街、舍区、丽池花园大厦
西大堂
模范里
模范里、英皇道633号、友邦香港大楼、柏立基夫人健康院、百福花园、循道卫理联合教会北角堂、北角循道学校、丹拿山循道学校、鲗鱼涌地区康健站、东港中心、北角海逸酒店、警务处东区总部暨北角警署、健康村、健康邨游乐场、模范邨、廉政公署总部大楼、香港青年协会大厦、香港殡仪馆、保险业监管局、嘉里中心、K11 ATELIER 英皇道、柯达大厦、北角政府合署、北角街市、君豪峰、劳工处北角就业中心、泓富产业千禧广场、培侨中学、番禺会所华仁小学、科汇中心、香港聋人褔利促进会、香港中华煤气有限公司、香港聋人福利促进会 赛马会香港中心、东祥工厂大厦、水务署香港及离岛分署
注: 设有盲道 | 设有无障碍通道 | 设有扶手电梯
关闭
Remove ads车站艺术
站内扶手电梯外墙曾经挂上壁画艺术品,不过该艺术品已于2010年代中拆除[来源请求]。直到2018年3月,太古地产首度与港铁合作,在连接月台至东大堂(A、B出口)之间的通道加设由英国街头艺术家Remi Rough创作的艺术品《动感清晨》[7]。
更多信息 鲗鱼涌站艺术品概览[8], 图片 ...
鲗鱼涌站艺术品概览[8]
图片
艺术品
艺术家
位置
完成日期
《动感清晨》
Remi Rough(英国)
连接东大堂(A、B出口)通道
2018年3月
关闭
利用状况
鲗鱼涌站为港岛线及将军澳线其中一个转车站,每天均有不少乘客会选择在鲗鱼涌站转车往返港岛区及九龙区。
而车站邻近多栋商业大厦,例如太古坊、嘉里中心、柯达大厦、乐基中心等,因此出入闸人流集中于上班日的上下班时间。
车站转车客源
鲗鱼涌站自在1989年8月成为了港岛线及观塘线的转车站,有不少原本使用金钟站转车的乘客则改用鲗鱼涌站转车,而车站自1990年代开始已出现供不应求,在“纾缓鲗鱼涌转车站挤塞工程”落成前数年,其转车通道更出现饱和现象,而当时地铁公司表示鲗鱼涌站每小时客流量为约45,000人次,早已超出了车站每小时35,000人次的设定流量[9]。而在2001年9月“纾缓鲗鱼涌转车站挤塞工程”落成后,不少往返港岛线北角站以西沿线各站的乘客改用北角站转车,故此转车通道的人流已大为减少;至于往返港岛线太古站至柴湾站的乘客仍须使用鲗鱼涌站转车。
2002年8月,将军澳线全线通车并取代观塘线,此站成为了港岛线及将军澳线的转车站。故此现时除了原有往返港岛线及观塘线的乘客外,亦有使用将军澳线往返将军澳的乘客。因此车站现时有很高的转车人流。不过因为早上繁忙时间北角站转乘通道相当挤迫,有部分前往坚尼地城沿途各站的将军澳线乘客会宁愿选择在鲗鱼涌站转乘港岛线,以避开北角站挤迫的人潮。
接驳交通
更多信息 交通路线列表 ...
交通路线列表
电车
巴士
港岛巴士
2
嘉亨湾
⇄
中环(港澳码头)
2A
耀东邨
⇄
会展站
8H
小西湾(蓝湾半岛)
⇄
铜锣湾(东华东院)
18X
筲箕湾
⇄
坚尼地城(卑路乍湾)
23X
蒲飞路
→
西湾河(太康街)
只限平日上午繁忙时间服务
77
田湾
⇄
筲箕湾
77X
华贵
→
西湾河(太康街)
只限平日上午繁忙时间服务
81
兴华邨
⇄
励德邨
81A
兴华邨
⇄
励德邨
只限平日繁忙时间服务
82
小西湾(蓝湾半岛)
⇄
北角码头
82X
小西湾(蓝湾半岛)
↺
北角(民康街)
85
小西湾(蓝湾半岛)
↺
宝马山
每日2210后班次以北角码头为起/终点站
85A
筲箕湾
→←
宝马山北角码头
只限平日繁忙时间服务
99
海怡半岛
⇄
筲箕湾
99X
海怡半岛
→
西湾河(太康街)
只限平日上午繁忙时间服务
722
耀东邨
↺
中环码头
大屿山或机场巴士
A12
小西湾(蓝湾半岛)
⇄
机场
NA12
杏花邨
⇄
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经机场客运大楼)
通宵服务
过海隧道巴士
102
筲箕湾
⇄
美孚
102P
筲箕湾
⇄
美孚
只限平日繁忙时间服务
106
黄大仙
⇄
小西湾(蓝湾半岛)
106P
黄大仙
⇄
小西湾(蓝湾半岛)
只限平日繁忙时间服务
116
慈云山(中)
⇄
鲗鱼涌(祐民街)
307P
大埔(汀太路(粤语:汀太路))
⇄
天后站
只限平日繁忙时间服务
382
泥涌
⇄
柴湾(东)
只限平日繁忙时间服务
606
彩云(丰盛街)
⇄
小西湾(蓝湾半岛)
平日上午繁忙时间停止服务
606A
彩云(丰盛街)
⇄
耀东邨
只限平日上午繁忙时间服务
606X
小西湾(蓝湾半岛)
⇄
九龙湾
只限平日上午繁忙时间服务
608
九龙城(盛德街)
⇄
筲箕湾
613
安泰(西)
⇄
筲箕湾
613A
安泰(西)
⇄
杏花邨
只限平日繁忙时间服务
678
上水
⇄
铜锣湾(东院道)
只限平日繁忙时间服务
682
柴湾(东)
⇄
马鞍山(乌溪沙站)
平日上午繁忙时间往港岛方向以马鞍山(利安邨)为起点站
682A
马鞍山市中心泥涌
→←
柴湾(东)
只限平日繁忙时间服务
682B
水泉澳邨
⇄
柴湾(东)
只限平日繁忙时间服务
682P
乌溪沙站
→
柴湾(东)
只限平日上午繁忙时间服务
694S
调景岭站
⇄
小西湾邨
只限平日繁忙时间服务
907D
大埔(汀太路(粤语:汀太路))
⇄
小西湾运动场
只限平日繁忙时间服务
933
荃湾西站
⇄
西湾河
只限平日繁忙时间服务
948E
青衣站
⇄
太古(康怡广场)
只限平日繁忙时间服务
952C
扫管笏
→←
太古(康怡广场)鲗鱼涌(新威园)
只限平日繁忙时间服务
955
屯门(菁田及和田)
⇄
西湾河
只限平日繁忙时间服务
960B
屯门(建生邨)
⇄
鲗鱼涌(英皇道)
只限平日繁忙时间服务
960X
洪水桥(洪元路)洪水桥(洪福邨)
→←
鲗鱼涌(英皇道)
只限平日繁忙时间服务
952C
扫管笏
→←
太古(康怡广场)鲗鱼涌(新威园)
只限平日繁忙时间服务
962C
屯门(龙门居)
→←
太古(康怡广场)鲗鱼涌(新威园)
只限平日繁忙时间服务
968X
元朗(德业街)
⇄
鲗鱼涌(英皇道)
只限平日繁忙时间服务
969C
嘉湖山庄美湖居天水围(天瑞邨)
→←
太古(康怡广场)鲗鱼涌(新威园)
只限平日繁忙时间服务
976
新田
⇄
西湾河
只限平日繁忙时间服务
976A
新田
⇄
小西湾(蓝湾半岛)
只限平日繁忙时间服务
982C
硕门邨
→
西湾河(太康街)
只限平日上午繁忙时间服务
986
沙田围
→
西湾河
只限平日上午繁忙时间服务
987
西湾河
→
火炭(骏洋邨)
只限平日下午繁忙时间服务
989
火炭(骏洋邨)
→
西湾河
只限平日上午繁忙时间服务
N122
筲箕湾
⇄
美孚
通宵服务
小巴
港岛专线小巴
33
康怡花园
⇄
北角(马宝道)
65A
柴湾(康翠台)
↺
鲗鱼涌
星期日及公众假期停止服务
68
爱秩序湾
⇄
鲗鱼涌(太古坊)
只限早上繁忙时间服务
69
数码港
⇄
鲗鱼涌(船坞里)
关闭
Remove ads历史
选址及命名
原本在1970年代港岛线定线的初稿中,并没有鲗鱼涌站。只有一个名为芬尼站的地下车站设于现时鲗鱼涌街附近。1980年,由于政府修改地下铁路发展蓝图,于康山地底加设康山站(即现时太古站)。因此芬尼站附近进行填海工程,以使发展为工业区,故此芬尼站列入后期兴建车站。
1983年,由于政府再次修改鲗鱼涌发展蓝图为商业区,以配合太古地产在太古船坞发展太古城大型住宅项目,所以芬尼站与七姊妹站合并,并改称鲗鱼涌站,与港岛线第一期同时兴建。车站于1985年5月31日随港岛线通车而启用,而车站承建商为保华建筑有限公司。
车站扩建
1984年,政府就东区海底隧道之BOT专营权进行招标,作为行车和铁路两用隧道,其中铁路部分以地铁[注 3]观塘线延伸至香港岛。原计划观塘线在太古站与港岛线交汇,但因为要迁就行车隧道的走线,地铁[注 3]当局只能大幅度改建鲗鱼涌站作为一个“十”字型转车站,乘客需要步行数分钟才能抵达另一路线之月台。有关工程于1986年6月开始动工兴建,而由1989年8月6日起,观塘线延伸至鲗鱼涌站,鲗鱼涌站成为观塘线的终点站,并且成为观塘线当时唯一一个位于港岛区的车站。
根据专营权安排及租赁协议,上述月台及连接东隧的隧道,均由东区海底隧道有限公司[注 4]持有,地铁需每半年缴付租金一次,至2008年专营权届满后由政府收回并继续收取租金。因应地铁公司于2000年上市,东隧公司与政府再订补充协议,规定地铁于专营权届满后接收扩建月台及隧道[10][11]。
另外在扩建后车站下层月台深度达42米,故鲗鱼涌站亦曾成为全香港距离地面最深的地底车站[注 5]。
“弹性上下班”计划
观塘线伸延至鲗鱼涌站后,前地铁公司为纾缓荃湾线过海人流,推出“弹性上下班”计划,吸引乘客使用鲗鱼涌站转车。前地铁公司在三条转线通道内安装特别的核票机,使用通用储值车票的乘客在这些时段使用鲗鱼涌站转车时将该车票插入这些核票机,便可享有车资折扣。后来计划完结,这些核票机亦随之拆除。
纾缓鲗鱼涌转车站挤塞工程
受东区海底隧道走线的限制,当时观塘线伸延至鲗鱼涌站的走线不能跟港岛线平行,限制了车站不能规划成跨月台转线站。而使用鲗鱼涌站转线必须上落楼层以及经过迂回通道,对乘客而言固然不便,但作为当时港岛东唯一的转线站,要同时处理来自观塘线与港岛线的转车客流,因此鲗鱼涌站的转线通道挤塞情况非常严重。在1995年,于早上繁忙时间每小时有近三万人次使用此站转乘,直逼设计上限的3.6万人次。同年地铁宣布推行“纾缓鲗鱼涌转车站挤塞工程”,在站内增设扶手电梯,并兴建新的转乘站。初期地铁考虑延伸至天后站[12],惟因市政局反对及无法做到跨月台转乘而转为研究炮台山站方案[13][14]。北角站最初不获青睐,因列车经原有隧道前往北角站须转弯近90度,但考虑到地理限制等因素后,地铁在1996年终于敲定以北角站为新终点站[15]。整项工程耗资约49亿元,当时预计可为乘客节省5分钟的转乘步程[16]。整项工程历时4年,观塘线终于2001年9月27日延伸至北角站,鲗鱼涌站则成为观塘线的中途站。同日起位于此站以西的越位隧道停用,并于同年11月被拆去道岔后封闭;但是,由于当时未有拆卸隧道的技术及需要,因此旧隧道结构未有回填并仍然保留,而北角城市规划大纲图中仍有显示该隧道。
将军澳线通车
此章节需要提供更多来源,否则内容可能无法查证。 (2024年10月23日)
2002年8月4日,将军澳线局部通车,取代观塘线过海地位,原属观塘线的北角站及鲗鱼涌站改属将军澳线,而为统一地铁系统的上下行月台编号,故前地铁于2001年9月27日起将车站3号月台(上行月台)及4号月台(下行月台)编号互换,以符合未来将军澳线之上下行编排。
康城站通车
2009年7月26日,康城站通车。由于在繁忙时间的将军澳线北行列车有不同的终点站,港铁在鲗鱼涌站3号月台安装了数部液晶显示器,以显示未来4班列车的终点站以及抵站时间;而在非繁忙时间由鲗鱼涌站前往康城站的乘客须在调景岭站或将军澳站转车。
反修例示威者事件
2019年8月11日晚上10时许,一批示威者在鲗鱼涌站的东大堂闸机设置防线,在后方举起雨伞,堆起铁栏,并用消防喉射水,与车站外手持盾牌的防暴警员对峙。而警车及大批防暴警员在英皇道及模范里戒备[17]。直至当晚约10时35分,示威者才陆续撤退至太古站[18]。
注释
[注 1]往康城与往宝琳末班车时间相同。
[注 2]“鲗鱼涌”于港铁上广播之普通话读音为zéi yú chōng,但在台湾《教育部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中之读音为zé yú yǒng。
[注 3]在两铁合并前,港铁及香港铁路有限公司的前称分别为地铁(地下铁路)及地铁公司。
[注 4]为东隧经营者“新香港隧道有限公司”子公司
[注 5]其记录直至于2014年启用香港大学站(深约70米)被打破
参考资料Loading content...外部链接Loading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