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秩芳华的国美正青春:“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九十周年纪念大展_东方中国诗书画网
欢迎来到东方书画官网
本会简介 购物车 电话:0536-8271833??/??8718196
书画快讯
九秩芳华的国美正青春:“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九十周年纪念大展
时间2018-04-10 17:01 http://www.dfshw.com 文章来源:中国美术报 阅读次数:

meishubao/2018040416283373728.png

编者按:2018年,中国美术学院迎来建校九十周年庆典。以此为契机,中国美术学院策划了地跨京杭两地的12个大型学术活动,包含庆典、展览、论坛、新书发布等。校庆系列活动的举办,旨在唤起国美90年来的历史记忆,对传承至今的学术脉络与文化基因进行梳理,更重要的是,国美希望借此反思当下,并进一步探讨中国特色美术教育的创新机制,叩问中国高等艺术教育的实践与发展路径。

meishubao/2018040416284218446.png

 

meishubao/2018040416452342803.JPG

 

1927年,蔡元培先生出任国民政府大学院院长,为践行其“以美育代宗教”的理念,决定在长江流域创办一所国立艺术大学,次年春天,在西湖罗苑创建了国立艺术院。开学典礼上,蔡元培先生发表了主题演讲,并强调“大学院在西湖设立艺术院,创造美,使以后的人都能移其迷信的心为爱美的心,借以真正地完成人们的生活。”如今,伴随着蔡元培先生当年的祈愿,这座中国第一所国立高等艺术学府——国立艺术院(中国美术学院前身)已然走过了90年的风雨历程。

 

meishubao/2018040416454284476.jpg

1945年潘天寿与师生合影

 

九十年来,学校数迁其址,几易其名,从国立艺术院、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浙江美术学院直到如今的中国美术学院。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蔡元培先生主张的“以美育代宗教”,林风眠先生呼吁的“为艺术战”、“调和东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还是滕固先生倡导的“博约弘毅”,潘天寿先生提出的中西艺术“两峰挺立”的思路,抑或是“85新潮”美术运动中涌现的先锋观念,二十一世纪初提出的“多元互动、和而不同”的思想,这些交叠着的明晰的学术主张,既营造了有利于艺术锐意出新、人文思想健康发展的宽松环境,更引领着中国美术学院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90年来,中国美术学院始终领航着中国艺术的先锋之路,并作为一个孕育和持续推动中国美术教育发生、发展的核心现场,在不断更迭的时代中,彰显着一所学院垦殖艺术教育的实验精神与时代宣言。

 

meishubao/2018040416473963848.jpg

 

展览大厅中,陈列着一个依照1928年建校时的信笺图样制成的门框,它的两边镌刻着“介绍西洋艺术,整理中国艺术,调和东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的建院宗旨。“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九十周年纪念展”正是这座学院之门的当代展示,而我们透过这道铭刻着国美记忆的学术之门,将会看到中国美术的历史变迁。

 

回望来路,向前辈先贤致敬!

 

meishubao/2018040416483319072.jpg

国美春秋-清明,油画,9mX3m,许江、孙景刚,邬大勇

 

建院伊始,春雨霏霏的清明时节,奇石巍立的葛岭上,以蔡元培、林风眠先生为首的国美建院一代意气风发的年轻身影,宣告了他们试图通过艺术运动,进而实现中国文艺复兴的伟大时代使命,这是贯穿展览始终的《国美春秋》四联巨幅油画中的第一幅,另外三幅分布在不同的展厅空间中,以“清明”“芒种”“端阳”“中秋”四个关键节候,串联起了中国美术学院九十年的筚路蓝缕,更代表了中国美术学院历史上最为重要的四个历史节点。

 

meishubao/2018040416492065231.jpg

国美春秋-端阳,油画,9mX3m,封志国

国美春秋-中秋,油画,9mX3m,何红舟,任志忠,尹骅

 

“1938-1945·芒种”油画,则反映了上世纪四十年代国立艺专的西迁历史图景,画面中林风眠、滕固、吕凤子、陈之佛、潘天寿五任校长和彼时中国美术界的诸位名师名家共聚重庆嘉陵江畔的桥头,风雨江头,聚散离乱的岁月,依然难掩他们坚持维系“中西融合、贯通古今”艺术殿堂的信念。新中国成立后,钱塘江畔的初晴时日,怀揣革命理想的艺术领导者与国立艺专的老专家和青年学生代表齐集此地,他们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在新时代的浪潮中,踏上深入时代生活,找寻创作新风的变革之旅。最后一幅油画,描绘的是中国美术学院六十周年校庆时的图景,那些带领学院走出困境,在继承传统、对外开放、融合创新等方面营造出新时期辉煌的几代教师代表,在满山红叶的凤凰岭上,展现着国美人在新时代的开拓创新精神。

 

meishubao/2018040416512739071.jpg

烽火艺程主题单元

 

穿过油画,六件高2.55米,总长45米的大型主题浮雕“烽火艺程”布满了整个展厅,这组浮雕所展现的正是国立艺专师生们于1937年至1946年谱就的西迁历史图景。如果细细寻找,几乎可以从中找到所有对20世纪中国美术史产生深远影响的优秀艺术家,其中既有“艺专三剑客”的赵无极、吴冠中、朱德群,又有李可染、董希文、王式廓等一批中国革命文艺的中坚力量,还有王朝闻、卢鸿基等艺理兼通的美学家。正是他们在国家危亡之际,对艺术的坚守与对文化的传承,引领着所有国美人踏上了艺术的先锋之旅。

四联巨幅人物群像,一组大型主题人物浮雕,不仅在展览伊始即为观众铺开了国美前辈于民族文化危亡之际,以艺术为武器,稳定人心,感召国人的形象,更在展览的延伸中,以一种纪念碑式的宏大与厚重,记录和展现着国美九十载艰辛拓展的历史征程。

 

融入社会,展现教学创研的核心现场!

 

作为中国高等艺术教育的奠基者与拓荒者,国美开启了油画、中国画、雕塑、版画、书法、设计等几乎所有美术类专业高等教育的历史,九十年来名师辈出,也造就了一大批代表中国美术界最高水平的杰出艺术家、艺术教育家。此次展览从学院教学创研的现状出发,撷取了15个教学案例,并将其设计为15个单元分置于展厅空间中,以此作为中国美术学院当下教学的剖面呈现给观众。这15个单元既全方位展现着国美人不断探索的美术教学实践,更代表着中国美术学院的文化坐标、教育理念和艺术成就。

 

meishubao/2018040416545853862.jpg

乡土学院主题单元

 

“乡土学院”单元位于展厅间的链接处,在众多具有视觉冲击力的艺术作品中,这个偏重于文献性的空间极容易被观众忽略。但就是这样一个“以乡土为学院”的开放课堂,却代表着国美自90年前蔡元培先生提倡“以美育代宗教”起,国美师生深入乡土采风、实践与创作的历史,更代表着国美一直以来强调的深入生活,用艺术的方式引领人民审美水平提高的社会美育的力量。伴随徐徐展开的《美丽中国图卷》和《之江清远图》,观众可以沿着时间线索一睹国美90年来亲历的每一站中国大地。而“地图室”则以地图的形式从不同的地理纬度上梳理着学院的乡土历程。“乡土”理念始终引领着国美师生用鲜活的生命经验找寻着创作灵感,用画笔和镜头搭建起与人民沟通的桥梁,每一个深度参与的社会课题,都会播撒出社会美育的种子,并深深扎根在社会现实之中,让艺术与生活真正相连。

 

meishubao/2018040416552732554.JPG

我织我在主题单元

meishubao/2018040416555783509.jpg

本土营造主题单元

meishubao/201804041656248640.JPG

天工开物主题单元

 

除此之外,“我织我在”“本土营造”“天工开物”等单元,通过呈现纤维艺术、手工艺和建筑艺术学院等系师生的作品,展现着师生间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现场。展览正通过这种教学现场的真实呈现,将其深入生活、师生互助、承继传统的核心教学理念,传递给所有观众。

 

继承传统,探索时代美术的全新道路!

 

从新文化运动时期以艺术启蒙社会、实现中西融通的现代艺术创造,到新中国凝聚国家精神的恢宏巨制,再到新时期以来的多元创新与先锋实验艺术,国美在中国现代美术发展的各个时期,始终引领时代潮流,强有力地塑造着20世纪的中国艺术史。

 

meishubao/201804041700011578.jpg

心印宇宙主题单元

 

尽管整个展览中传统书法与绘画艺术作品所占比重较小,但展览中众多新媒体艺术、视觉影像艺术、跨媒体艺术形式都通过借用和解构传统文化中的元素,让传统文化借由今天更为前卫和先锋的艺术方式表达出来,这无疑体现了国美近年来更为开放、多元与国际化的发展路径,也充分展现出国美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向全球性艺术院校发展的宏大理想与时代宣言。

 

meishubao/2018040416570617906.JPG

溪山行旅主题单元

 

当步入“溪山行旅”单元,展厅空间中列阵式排布的屏幕以一种压倒式的空间处理,建构起主峰、水口、巨石延伸的山水世界,伴随着展厅中的风声、水声、雨声,观众仿佛置身于古典文人山水画的意境之中。不断变化的影像,得以带领观众或行旅、或卧游、或徘徊行歌、或临渊而立,或登高而望。这一处跨媒体的展厅空间,从传统山水经验中提炼元素,以当代的影像语言重构着传统山水图式,形成了一处由影像与空间组合而成的,多重感官交织的山水世界。

 

meishubao/2018040416574243919.JPG

汉字无疆主题单元

 

相邻的“汉字无疆”单元展现了一处跨媒介、跨平台的汉字空间,通过书法、新媒体、平面设计、动态海报、字体设计等不同媒介方式重构了蔡元培先生在1928年国立艺术院开学典礼上的演说词。传统汉字的“音”“意”“形”各维度在彼此交错的媒介之中,正如一束束被拆解的光,呈现出汉字在当代视觉传达中的最新探索,并展现出了汉字作为中国文化代码所蕴含的文明轨迹。

 

meishubao/2018040416581214279.JPG

meishubao/2018040417025068205.jpg

东方丝竹主题单元

 

茶米为食、丝麻为衣、竹陶为用、林泉为居,代表着东方物质文明。“东方丝竹”单元围绕着东方人的生活方式和图像学传统,通过丝、竹等材料,设计着独具东方体验的衣饰与器物,再构了一种更为贴合中国人起居与审美的生活图景。这些极具时尚气息的服装设计,其实最基本的元素都来自于法海寺壁画,正是通过对壁画图样的一次次解构、提炼,实现了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创新。

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展览主题与内容,彰显着国美已然意识到今天的艺术教育正史无前例地接近和站在全球境遇与本土关怀、传统艺术与新媒体艺术的共生格局之中。展览中呈现出的多元尝试,正是国美人展现给新时代美术教育的学院精神。

 

meishubao/201804041658497693.jpg

1993年起学校更名为中国美术学院

 

纵观整个展览,不仅见证着属于国美的90年风雨历程,展示着国美全方位的美术教学实践与探索,也诠释着国美将传统与现代相糅合的办学理念……我们能从中感受到的是一代代国美人的精神风骨和对美术事业的赤诚之心,更得以通过这样一场展览,立身于当下,通过对过往历史和文明的溯洄,向未来的艺术与教育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