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军:现在看展览,最大的感受就是“没感受”_东方中国诗书画网
欢迎来到东方书画官网
本会简介 购物车 电话:0536-8271833??/??8718196
书画评论
陈建军:现在看展览,最大的感受就是“没感受”
时间2017-03-30 16:40 http://www.dfshw.com 文章来源:美术报 阅读次数:

    编者按 今天我们分享一位艺术家在国内的观展经历、体会。他从当下展览出现的众多“语言成熟却画味寡淡”的作品出发,认为每一种新的艺术形式的诞生,相对于当下的主流,都是以非典型的方式开始的。

    从不同角度的观察,或许对我们当下艺术的欣赏、创作有所启示。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仿佛出自一人之手的画展>>>

    现在看展览,最大的感受就是没感受,譬如最熟悉的油画展览,写实画展基本上都是人物众多的大场面,题材大多是农民和农民工,人物都是用照片P图组合而成。

    人物的造型、表情皆是照片原样,处理手法也相似,人很多,画幅很大,但不打动人,人的心理气息、精神气息完全没有,只是空洞的外壳。

    千张百张皆仿佛出自一人之手,既没有真实的人的气息、情感,也感受不到画家的胸襟、气度。

    肖像作品则多是搔首弄姿、忸怩作态,摆着莫名其妙姿势的无魂女郎,唯美基本谈不上,只是故作神秘的人像摄影而已。

    写生也好不到哪里去,看有些美院师生的油画风景写生展,画得很好,很成熟,非常地道,但画味寡淡,对人的心灵产生不了触动,扑面而来的全是好看、和谐的色彩。

    肌理和用笔,油画语言非常成熟、专业,但没有自然鲜活的真实感受,也没有画者对自然的感悟、思考与体验,更没有灵动的精神气息,这些作品在绘画语言上是合格的,成立的,而作为一幅画、一件艺术品,却是不合格的。

    旧瓶装不下新酒>>>

    任何事物在人们的认识中都有一个习以为常的样式或标准,也可以说是主流的典型形态,油画也是这样。

    当艺术语言非常标准化、制式化,也就是造型、色彩、构图,用笔都高度雷同,并用这套语言描绘万事万物时,它的生命活性也就接近死亡了。

    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自然万物,每时每刻都在变化中,而画者又各有不同的心理体验和内心情感,差异与个性才是生命真实的存在。

    “图式——修正”理论是着名艺术史家贡布里希提出的艺术史命题,任何一位艺术家在学习过程中都会受到前辈艺术家已有图式的影响,随着学习的深入和阅历的增加,他会依据时代审美特性和个人的思考理解对“图式”进行修正,以适应艺术家所处时代的审美要求,真实客观地表现艺术家当下的精神感受。

    旧瓶装不下新酒,新的审美感受要有新的造型形式、色彩组合方式和画面处理方式。这种“新”在观察阶段就已经开始了,观察就是“立意”:

    为什么选“此”舍“彼”?

    为什么是这个视角,不是其他?

    为什么是这个造型形式,不是教科书中的标准样式?

    为什么采用这种色彩组合,不去模仿自然景物的物理色彩?

    为什么采取这种处理手法,不是传统的表现方式?

    艺术家有了新的感受、想法,就应该思考、寻找新的艺术表现语言,而不应在已有的常规范式里寻求解决。

    举个例子:印象派>>>

    翻开艺术史,我们会发现每一次重大变革,每一种新的艺术形式的诞生,相对于当时的主流和典型,都是以非典型的方式开始的,比如印象派绘画、现代主义绘画的产生都是如此。

    譬如古典油画非常完美、精彩,看几张感觉很好,很享受,但当你在西方博物馆看到铺天盖地、不计其数的古典油画时,你会坚定地认为印象派的产生是必须的。

    创新并非出奇搞怪,故弄玄虚,它在精神内涵和艺术语言上有着很高的要求,在精神和品格上与古代艺术和古典艺术是相通的。

    典雅的精神气息,醇厚的艺术语言,鲜活、清新的形式风格,与当代人强烈的心理共鸣——这是当代优秀艺术品的共同特征,这样做要比因循、模仿已有的形式风格要难得多。

    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面对自然,面对人,我们最初都有一颗朴素、单纯、敏感的心,当我们想表达自己的感受时,却发现没有语言,不会表达。

    于是,我们学习技法,学习语言,学到一定程度后,我们用学到的技法画出了自然与人,但这些自然和人却不是我们内心真实感受到的,仅仅是绘画技法堆砌的,没有感受的作为空壳的自然与人。

    这不对,我们要表现对自然与人的最初的素面相对的真实感受,我们要重新寻找尝试艺术语言,睁开被形式技法蒙蔽的双眼,丢掉头脑中固有的绘画模式,表现鲜活、真实的自然与人。

    这很像我们常说的三重境界“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这也符合中国传统的艺术学习过程,学艺最初由生而熟,高境界却是由熟复生。